時間:2017/10/17 0:00:00
湖北場景模型制作
般地說,常規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大中型水電都被看作常規能源,而把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氫能等作為新能源.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樹立,過去一直被視作垃圾的工業與生活有機廢棄物被重新認識,作為一種能源資源化利用的物質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因此,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術的一種形式.
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于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氣等.
按類別可分為:太陽能 風力發電 生物質能 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 新能源汽車 燃料電池 氫能 垃圾發電 建筑節能 地熱能 二甲醚 可燃冰等.
新能源概況
據估算,每年輻射到地球上的太陽能為17.8億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500~1000億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目前能利用的甚微.地熱能資源指陸地下5000米深度內的巖石和水體的總含熱量.其中全球陸地部分3公里深度內、150℃以上的高溫地熱能資源為140萬噸標準煤,目前一些國家已著手商業開發利用.世界風能的潛力約3500億千瓦,因風力斷續分散,難以經濟地利用,今后輸能儲能技術如有重大改進,風力利用將會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溫差能等,理論儲量十分可觀.限于技術水平,現尚處于小規模研究階段.當前由于新能源的利用技術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所需總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后有很大發展前途.
[編輯本段]常見新能源形式概述
太陽能
太陽能一般指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太陽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陽能的光熱轉換、光電轉換以及光化學轉換三種主要方式
廣義上的太陽能是地球上許多能量的來源,如風能,化學能,水的勢能等由太陽能導致或轉化成的能量形式.
利用太陽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陽電能池,通過光電轉換把太陽光中包含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太陽能熱水器,利用太陽光的熱量加熱水,并利用熱水發電等.
太陽能可分為3種:
1.太陽能光伏 光伏板組件是一種暴露在陽光下便會產生直流電的發電裝置,由幾乎全部以半導體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體光伏電池組成.由于沒有活動的部分,故可以長時間操作而不會導致任何損耗.簡單的光伏電池可為手表及計算機提供能源,較復雜的光伏系統可為房屋照明,并為電網供電. 光伏板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狀,而組件又可連接,以產生更多電力.近年,天臺及建筑物表面均會使用光伏板組件,甚至被用作窗戶、天窗或遮蔽裝置的一部分,這些光伏設施通常被稱為附設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統.
2.太陽熱能 現代的太陽熱能科技將陽光聚合,并運用其能量產生熱水、蒸氣和電力.除了運用適當的科技來收集太陽能外,建筑物亦可利用太陽的光和熱能,方法是在設計時加入合適的裝備,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戶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釋放太陽熱力的建筑材料.
3.太陽光合能:植物利用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因此,可以人為模擬植物光合作用,大量合成人類需要的有機物,提高太陽能利用效率.
核能
核能是通過轉化其質量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質量,c=光速常量.核能的釋放主要有三種形式:
A.核裂變能
所謂核裂變能是通過一些重原子核(如鈾-235、鈾-238、钚-239等)的裂變釋放出的能量
B.核聚變能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氫原子核(如氫的同位素—氘和氚)結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同時發生質量虧損釋放出巨大能量的反應叫做核聚變反應,其釋放出的能量稱為核聚變能.
C.核衰變
核衰變是一種自然的慢得多的裂變形式,因其能量釋放緩慢而難以加以利用
核能的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資源利用率低
(2)反應后產生的核廢料成為危害生物圈的潛在因素,其較終處理技術尚未完全解決
(3)反應堆的安全問題尚需不斷監控及改進
(4)核不擴散要求的約束,即核電站反應堆中生成的钚-239受控制
(5)核電建設投資費用仍然比常規能源發電高,投資風險較大
海洋能
海洋能指蘊藏于海水中的各種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溫差能、海水鹽度差能等.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環境等優點,是一項亟待開發利用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能源.
波浪發電,據科學家推算,地球上波浪蘊藏的電能高達90萬億度.目前,海上導航浮標和燈塔已經用上了波浪發電機發出的電來照明.大型波浪發電機組也已問世.我國在也對波浪發電進行研究和試驗,并制成了供航標燈使用的發電裝置.將來的世界,每一個海洋里都會有屬于我們中國的波能發電廠.波能將會為我國的電業作出很大貢獻.
潮汐發電,據世界動力會議估計,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發電量將達到1000-3000億千瓦.世界上較大的潮汐發電站是法國北部英吉利海峽上的朗斯河口電站,發電能力24萬千瓦,已經工作了30多年.中國在浙江省建造了江廈潮汐電站,總容量達到3000千瓦.
風能
風能是太陽輻射下流動所形成的.風能與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它蘊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廣泛,永不枯竭,對交通不便、遠離主干電網的島嶼及邊遠地區尤為重要.
風力發電,是當代人利用風能較常見的形式,自19世紀末,丹麥研制成風力發電機以來,人們認識到石油等能源會枯竭,才重視風能的發展,利用風來做其它的事情.
1977年,聯邦德國在著名的風谷--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的布隆坡特爾建造了一個世界上較大的發電風車.該風車高150米,每個漿葉長40米,重18噸,用玻璃鋼制成.到1994年,全世界的風力發電機裝機容量已達到300萬千瓦左右,每年發電約50億千瓦時.
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來源于生物質,也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于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質能是貯存的太陽能,更是一種一個可再生的碳源,可轉化成常規的固態、液態或氣態的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質能資源較為豐富,而且是一種無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經光合作用產生的物質有1730億噸,其中蘊含的能量相當于全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生物質能利用現狀
2006年底全國已經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1870萬口,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14萬處,畜禽養殖場和工業廢水沼氣工程2,000多處,年產沼氣約90億立方米,為近8000萬農村人口提供了優質生活燃料.
中國已經開發出多種固定床和流化床氣化爐,以秸稈、木屑、稻殼、樹枝為原料生產燃氣.2006年用于木材和農副產品烘干的有800多臺,村鎮級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系統近600處,年生產生物質燃氣2,000萬立方米.
地熱能
地球內部熱源可來自重力分異、潮汐摩擦、化學反應和放射性元素衰變釋放的能量等.放射性熱能是地球主要熱源.我國地熱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已有5500處地熱點,地熱田45個,地熱資源總量約320萬兆瓦.
氫能
在眾多新能源中,氫能以其重量輕、無污染、熱值高、應用面廣等獨特優點脫穎而出,將成為21世紀較理想的新能源.氫能可應用于航天航空、汽車的燃料,等高熱行業.
海洋滲透能
如果有兩種鹽溶液,一種溶液中鹽的濃度高,一種溶液的濃度低,那么把兩種溶液放在一起并用一種滲透膜隔離后,會產生滲透壓,水會從濃度低的溶液流向濃度高的溶液.江河里流動的是淡水,而海洋中存在的是咸水,兩者也存在一定的濃度差.在江河的入海口,淡水的水壓比海水的水壓高,如果在入海口放置一個渦輪發電機,淡水和海水之間的滲透壓就可以推動渦輪機來發電.
海洋滲透能是一種十分環保的綠色能源,它既不產生垃圾,也沒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更不依賴天氣的狀況,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在鹽分濃度更大的水域里,滲透發電廠的發電效能會更好,比如地中海、死海、我國鹽城市的大鹽湖、美國的大鹽湖.當然發電廠附近必須有淡水的供給.據挪威能源集團的負責人巴德·米克爾森估計,利用海洋滲透能發電,全球范圍內年度發電量可以達到16000億度.
水能
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是清潔能源,是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廣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資源;狹義的水能資源指河流的水能資源.是常規能源,一次能源.水不僅可以直接被人類利用,它還是能量的載體.太陽能驅動地球上水循環,使之持續進行.地表水的流動是重要的一環,在落差大、流量大的地區,水能資源豐富.隨著礦物燃料的日漸減少,水能是非常重要且前景廣闊的替代資源.目前世界上水力發電還處于起步階段.河流、潮汐、波浪以及涌浪等水運動均可以用來發電.
[編輯本段]新能源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目前,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以及水力發電、地熱能等的利用技術已經得到了應用.
國際能源署(IEA)對2000~2030年國際電力的需求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年平均增長速度將較快.IEA的研究認為,在未來30年內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比其他任何燃料的發電都要增長得快,年增長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間其總發電量將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將提供世界總電力的4.4%,其中生物質能將占其中的80%.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總體上偏低,一方面是與不同國家的重視程度與政策有關,另一方面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成本偏高有關,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等據IEA的預測研究,在未來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將大幅度下降,從而增加它的競爭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成本與多種因素有關,因而成本預測的結果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這些預測結果表明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成本將呈不斷下降的趨勢.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與開發.國家經貿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十五”規劃,并制定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重點發展太陽能光熱利用、風力發電、生物質能高效利用和地熱能的利用.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國在風力發電、海洋能潮汐發電以及太陽能利用等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新能源(或稱可再生能源更貼切)主要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生物質能在經過了幾十年的探索后,國內外許多專家都表示這種能源方式不能大力發展,它不但會搶奪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更將會導致社會不健康發展;地熱能的開發和空調的使用具有同樣特性,如大規模開發必將導致區域地面表層土壤環境遭到破壞,必將引起再一次生態環境變化;而風能和太陽能對于地球來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們必將成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太陽能發電具有布置簡便以及維護方便等特點,應用面較廣,現在全球裝機總容量已經開始追趕傳統風力發電,在德國甚至接近全國發電總量的5%-8%,隨之而來的問題令我們意想不到,太陽能發電的時間局限性導致了對電網的沖擊,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能源界的一大困惑.
風力發電在19世紀末就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在一百多年的發展中,一直是新能源領域的獨孤求敗,由于它造價相對低廉,成了各個國家爭相發展的新能源選擇,然而,隨著大型風電場的不斷增多,占用的土地也日益擴大,產生的社會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成了我們又一困惑.
早在2001年,MUCE就為了開拓穩定的海島通信電源而開展一項研究,經過六年多研究和實踐,終于將一種成熟的新型應用方式MUCE風光互補系統向社會推廣,這種系統采用了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H型)和太陽能發電進行10:3地結合,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電力輸出.在建筑上、野外、通信基站、路燈、海島均進行了實際應用,獲得了大量可靠的使用數據.這一系統的研究成果將為我國乃至世界的新能源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
新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H型)突破了傳統的水平軸風力發電機啟動風速高、噪音大、抗風能力差、受風向影響等缺點,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設計理論,采用了新型結構和材料,達到微風啟動、無噪音、抗12級以上臺風、不受風向影響等性能,可大量用于別墅、多層及高層建筑、路燈等中小型應用場合.以它為主建立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具有電力輸出穩定、經濟性高、對環境影響小等優點,也解決了太陽能發展中對電網沖擊等影響.
隨著能源危機日益臨近,新能源已經成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中太陽能已經逐漸走入我們尋常的生活,風力發電偶爾可以看到或聽到,可是它們作為新能源如何在實際中去應用?新能源的發展究竟會是怎樣的格局?這些問題將是我們在今后很長時間里需要探索的.
[編輯本段]新能源的環境意義和能源安全戰略意義
我國能源需求的急劇增長打破了我國長期以來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格局,自1993年起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且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加,使得我國接入世界能源市場的競爭.由于我國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量的相對不足,未來我國能源供給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將越來越高.
國際貿易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國際能源價格有可能隨著國際和平環境的改善而趨于穩定,但也有可能隨著國際局勢的動蕩而波動.今后國際石油市場的不穩定以及油價波動都將嚴重影響我國的石油供給,對經濟社會造成很大的沖擊.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對減少我國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對進口能源的以來程度,提高我國能源、經濟安全.
此外,可再生能源與化石能源相比較直接的好處就是其環境污染少.
[編輯本段]未來的幾種新能源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污染可再生能源.據推測,地球上海洋波浪蘊藏的電能高達9×104TW.近年來,在各國的新能源開發計劃中,波能的利用已占有一席之地.盡管波能發電成本較高,需要進一步完善,但目前的進展已表明了這種新能源潛在的商業價值.日本的一座海洋波能發電廠已運行8年,電廠的發電成本雖高于其它發電方式,但對于邊遠島嶼來說,可節省電力傳輸等投資費用.目前,美、英、印度等國家已建成幾十座波能發電站,且均運行良好.
可燃冰:這是一種甲烷與水結合在一起的固體化合物,它的外型與冰相似,故稱“可燃冰”.可燃冰在低溫高壓下呈穩定狀態,冰融化所釋放的可燃氣體相當于原來固體化合物體積的100倍.據測算,可燃冰的蘊藏量比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總和還多.
煤層氣:煤在形成過程中由于溫度及壓力增加,在產生變質作用的同時也釋放出可燃性氣體.從泥炭到褐煤,每噸煤產生68m3氣;從泥炭到肥煤,每噸煤產生130m3氣;從泥炭到無煙煤每噸煤產生400m3氣.科學家估計,地球上煤層氣可達2000Tm3.
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盛產甘蔗、甜菜、木薯等,利用微生物發酵,可制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燒完全、效率高、無污染等特點,用其稀釋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豐富,成本低廉.據報道,巴西已改裝“乙醇汽油”或酒精為燃料的汽車達幾十萬輛,減輕了大氣污染.此外,利用微生物可制取氫氣,以開辟能源的新途徑.
[編輯本段]舊燃料新能源
舊能源新效率無熱引擎出新路:索羅斯投資(投機)新能源的另解
發動機效率趨向100%的舊燃料新能源
氫能、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新能源的方式,只是能量利用多步驟中前移的一環.而被忽視,潛力巨大的發動機或做功原理、觀念的革新更是未來能源開發的一大方向!
現在的能量利用效率不高,浪費驚人.經典的熱機做功方式,能量做功的有用效率只有25%(1/4),較高也就1/3(33.3%).而100%能量中的75%(3/4)、或66.67%(2/3)都作為無用的熱浪費掉了.另有意外,“班克斯熱機”是利用記憶合金制成的不要燃料,不耗電力的高效發動機.
熱機做功的原理是燃料產熱=微觀粒子的無序運動.這個熱運動,平均說三維空間上每個方向的能量各占1/3,而熱機做有用功的也就三維方向中的一個方向維度.其他二維方向上的能量只好作為廢熱浪費掉!
幾十年前已經開始冷落的“絕熱發動機”沒有象“古典熱機原理”預測的那樣提升發動機的效率.證明古典熱力學機理模型有了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熱機出口溫度與入口溫度的比不是決定發動機效率的關鍵因素!
“絕熱”顯然已經不是提高熱機效率的好創意.原因何在?源自“新熱力學發動機原理”!“無熱發動機”.當熱已經產生,無序運動已經出籠,魔獸就控制不住了!引擎的效率被這1/3或1/4極限桎梏住了.陶瓷“絕熱”只是沒有診斷對的“錯方”,用錯藥就是必然.
當舊能源(包括新能源)沒有產熱,新引擎100%做功才會成為可能!也就是舊、新能源微觀做有序的一維的運動,發動機的效率才能回歸100%,浪費的2/3或3/4能源才可引爾能發,不向或少向環境排泄廢熱,污染環境,節約大自然的資源!
充分利用好舊能源,為新能源的完美浮出打好前站,做好基礎!
新能源模型
相關標簽:
上一條:物流數學模型
下一條:場景模型